首页 栏目首页 > 质量 > 正文

从《长安三万里》看文化自信


(资料图)

“只要诗在、书在,长安就一直在......”近期正在热映的动画电影《长安三万里》火热出圈,电影以直击人心的剧情和动画效果,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,生动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自信,再次印证了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、更深沉、更持久的力量。

讲好中国故事,用中国式的文化自信构建电影故事的内核、审美元素,必须懂得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诗性美学。《长安十万里里》无疑是审美能力诗性美学传统的一种创造性转化。中国文化传统诗性美学的审美情感是从心灵到感官,再回到心灵的丰富细腻的感知系统:“言简义丰、意在言外”,历经五千年的文化和历史的沉淀,这套“有意味的形式”,不断积淀、融化,用特定的社会内容和社会感情,阐释出了复杂而又纯粹的审美理念:意境。

中国诗歌的审美方式在于“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”。在动画电影《长安三万里》中,从高适名句“莫愁前路无知己,天下谁人不识君”的名句开始,将唐代边塞诗人的豪情,和诗仙李白逍遥又坎坷的人生,通过多达48首唐诗,密切联系在一起。“千里白云”“床前明月”“黄河之水”“两岸声”等审美对象都成借景喻情的“有意味的形式”,这正是中国文化诗性美学传统的核心价值:意境。

《长安三万里》受到追捧,是优秀传统文化热潮涌动的一个缩影。近年来,从舞蹈《只此青绿》到综艺节目《国家宝藏》,再到将宋词与戏曲巧妙融合的热门歌曲《光亮》,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正在“时尚变装”中加速“破圈”,古老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能够获得“新生”?这背后的成功密码,正是在守正创新中,找到了时代的惊艳表达,大火荧屏的《中国诗词大会》《经典咏流传》等以情景化、互动化、故事化的形式,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穿越千年后依然熠熠生辉。我们需要更多的“长安三万里”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、推陈出新,用更多的创新表达,让传统文化展现出生生不息的活力,让历史文化与群众情感类别同向、时间同步,在群众心中荡起情感涟,唤起内心认同,凝聚起强烈的文化自信。

正如电影所言:“只要诗在,书在,长安就一直在......”只要诗在、思考在,文化就一直在,传统文化之美在于推陈出新永浪漫文化自信远流传。当代青年人应从中汲取力量,以“一朝复一朝,发白心不改”的学习力,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”的行动力,“清风几万里,江上一归人”的意志力,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笃行、建功立业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,让传统文化在平凡人的不凡诗篇中熠熠生辉。(王子璠)

关键词:

最近更新

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

Copyright © 2005-2023 创投网 - www.xunjk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联系我们:39 60 29 14 2@qq.com
皖ICP备2022009963号-3